奇形怪狀的連綿山脈











揮別了廣闊的稻田,我們接下來走的,都是蜿蜒的羊腸小徑。太久沒走這些佈滿小石子的路,還真是有點戰戰兢兢。深怕一個不小心,跌個狗吃屎的四腳朝天,就會在我搞笑榜内多添一樁趣事。
當我們走進村子時,我再次引吭高歌。怎知,坐在路邊的村民竟與我對唱,令我忍俊不禁笑起來,呵呵。。。

“這裡是什麽地方?”我們不明所以看著大姐。
“它叫遇龍河。你們可以乘竹筏到下游去。我會把你們的自行車載去到另一邊等你們。”大姐解析給我們聼,並已有船家老闆上來問我們。
當時,想到剩下的錢並不多,加上財政不斷在說錢不夠用;我也覺得不值得一游,所以異口同聲向大姐說不要。
可是,她卻不放棄道:“這裡踩自行車去到大榕樹那兒,還有十三公里那麽遠,不如坐竹筏比較輕鬆。”
國王面有難色,他也累得不想再踩自行車了。
我們在討價還價的當兒,大姐已擅自做主,將我們的自行車放上羅里。
“我們不去也不可以了,自行車都給羅里載走了。”國王對我們說。
這點,確實讓我們對她扣了分。
“一口價,兩百五十元五個人,你都聽到的啦,沒這個價錢,她們都不要坐竹筏。”國王發揮他的殺價本色。
船家的臉色非常難看,而大姐就不斷在向他撒嬌。結果呢?哈哈。。。當然成交!
遇龍河上的山歌回蕩

遇龍河是陽朔僅此於灕江的第二大河流。發源於臨桂縣古裏河,沿桂(林)陽(朔)公路(國道321)走向,緩緩南流,至穿岩古榕景區青厄渡口處與金寳河匯合後流入灕江。流經陽朔三鄉鎮卅多個村莊。
遇龍河全長四十三點五公里,寬約卅八~六十一米,深零點五到兩米;長年河水清澈,水流緩慢。河中築有多處堤壩,不通航,是陽朔部分重點文物古跡和主要田園山水風景所在地。
廣西第一古橋~仙桂橋、廣西最大單孔石橋~遇龍橋、廣西最遠單孔石橋~富裏橋、唐武德四年(公元六二一年)~陽朔縣縣址,都在遇龍河。
碼頭對面的山,叫饅頭山。
我們衹能租兩輛竹筏,所以,我們三位體重較輕的姑娘,就要相依爲命,呵呵。。。
“我們會經過九個小堤壩,待會兒妳們小心點哦!記得要把腳擡起來,免得弄溼了。”年輕的船夫好心提醒我們。
我留意到他們説話時,都會有個很好聽的尾音,例如:唄、哦、呵等,自然不做作。我們刻意說,反而彆扭。
“你們這樣一天能賺多少錢?”八卦,是女人的本性。
“每一趟來回是廿元,有時,一天才載一趟,因爲來回就要三個小時多。而且,每次都是兩位旅客,這次三位就比較吃力點。”我們與船夫聊天時,憨厚老實的他照答不誤。



“江和河有什麽分別?”我這位問題少女又發作了。
“江是無窮無盡的,完全看不到盡頭。它的長度可從一個省跨越另一個省。河則是一段段的,而且有盡頭。”船夫的常識果然不錯喔。
“那溪是比河小咯?”我再追問。
“是,溪水流進河,河和江再流入大海。”別怪我問這種愚蠢問題,皆因我的地理經常是剛好過關罷了。
“你從那裏來?怎會在這裡工作?”我們好像在查人家底。
“我是廣東省的人,每次回家鄉都要一小時到兩小時。原本是在廣州工作,後來就到了這兒,又離家比較進。”他吃力划船,又要回答我們應接不暇的問題。
以爲他是坐巴士回去,原來是踩自行車,真佩服他們的精力充沛。
“你們來到這裡,知道這裡是什麽省嗎?”他接下去問我們。
一問,我們三位立即心虛,啞口無言。
“來到這裡,當然要知道它是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。”他耐心解釋。
“中國這兒很多省啊、縣的,到底是怎樣排法?”我將困惑許久的問題說出。
“國到省;省到市;市到縣;縣到鎮。 ”我們又免費上了一課。
“他們和我們有點倒反,我們是州到縣,呵呵。。”白說。
下期預告:
我們三位有年輕船夫說歷史;從而得知劉三姐何以能流芳百世。另一邊廂的姣和國王,又與船夫有什麽火花呢?下期,就讓大家見識何謂:“薑是老的辣”的道理。
~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廿一日~
1 過客:
Hi, I am a friend of http://cyfoong.blogspot.com and coordinator of zaishangyanshang.wordpress.com.
I find that your blog is interesting. Is it possible for zsys to repost your articles?
FYI, zsys is reposting http://cyfoong.blogspot.com’s articles.
Tks.
ws
zaishangyanshang@gmail.com
張貼留言